@article{PW3823,
author = {明信 李 和 育洪 陈 和 贤胜 朱 和 晓东 陈 和 秋林 廖 和 建青 马},
title = {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:附72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},
journal = {中国普通外科杂志},
volume = {24},
number = {8},
year = {2015},
keywords = {},
abstract = {目的:探讨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(SIMT)的临床病理特征、诊断与治疗。方法: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 例与文献报道68 例SIMT 患者的临床资料,分析和总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、影像学特征、病理学诊断依据、治疗方法及疗效。结果:患者多为成年男性,大部分以左上腹痛为首发主要症状,常伴有发热、乏力、消瘦、贫血等全身症状,影像学检查示绝大部分为单发、边界多清楚的局限性包块。B 超检查为脾内不均匀回声包块,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乏血供或少血供;CT 检查示脾内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肿块,部分增强各期强化不明显,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,静脉与延迟期持续进一步强化,稍低于或等于脾密度,以周边较明显;MRI 检查示T1WI、T2WI 序列多为低信号,大部分增强扫描各期未见强化,部分动脉期轻微强化,静脉及延迟期进一步明显强化。镜下可见增生的梭形细胞及浸润的慢性炎细胞及胶原纤维形成;免疫组化vimentin、SMA、Desmin、CD68 等表达阳性。72 例均行脾切除,随访4 个月至14 年,1 例术后2 年复发,1 例术后4 年发生肝转移。结论:SIMT 是较罕见的交界性间叶性肿瘤,临床无特征性,易误诊为恶性肿瘤,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诊断意义,确诊需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,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,预后良好,但需长期随访。},
url = {https://pw.amegroups.com/article/view/3823}
}